C4411.校園演講 文件 凡是發生都是好事
作者: 劉桂貞 (06-29 21:07)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凡是發生都是好事」
,是競爭力多元智慧黃秋蓉老師送我的座右銘。

和黃老師結緣是在學校舉辦的親子研習會場,「認真的女人最美」黃老師是個很「認真」的女人,我尤其喜歡那個「真」字。因為真,她讓人覺得溫暖;因為真,她讓人覺得可親;因為真,她很努力的做他自己;因為真,她讓我有很多感觸。

    「學然後知不足」上黃老師的課,有溫故有知新:

一、            在溫故部份:

1.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所有老師非常熟悉的,但是熟悉不代表真的了解。王陽明說得好:「能知必能行」。如果需求理論簡而易明,她將不會這麼重要。再一次複習生理基本需求-被愛與被關懷-歸屬感-自尊心-好奇心及成就感的需求,就再一次體認馬斯洛的偉大。尤其黃老師點出:當安全感與被關懷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思考之門將關閉!面對學生,我等能不時時檢視乎!

2.       行為之塑造與管理要逐漸將有形增強物以自我增強、社會增

3.       等無形增強物以取代。在鼓勵學生方面:我常苦於獎勵品不足,「凡是發生都是好事」,再次提醒自己:「不吝讚美,積極鼓勵」最棒的增強物在老師口中,在老師心中!

二、            在知新部份:

1.       長久以來,我深信著「本性難移」。在截然不同環境中成長的雙胞胎會有非常多相似行為,是我津津樂道的故事。黃老師舉渦蟲電擊實驗,說明制約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後天扭轉的可能。在面對「不良基因」時,希望我能謹記「學習理論」,讓自己在「壞竹出好筍」的美談中扮演一個積極角色。

2.       習慣才能成自然:

3.       雖然習慣是人類最殘忍的敵人,但是反覆練習21次新習慣就有希望養成。21次是多麼確切而有吸引力的數字!曾經我失去對學生的耐心,但我知道我尚未做到21次!「21」他好像在告訴我:繼續努力,你會成功

3.       與人互動停看聽:我是個急性子,常沒耐性聽一件事情的原委,更何況面對一個口齒不清,囉哩八嗦毫無重點的孩子。但是黃老師告訴我們:暫時放下正在做的事情,注視對方,仔細觀察孩子的臉部表情、說話的聲調和語氣、手勢和其他肢體動作等非語言的行為。我的天哪!在這方面,我真的不及格呢!「不吝讚美,積極傾聽」這是我還要努力學習的課題。幸好老師有教我們撇步:我們聽孩子說,但是不必馬上讓他實現,孩子需要學習等待,當孩子有求於我時,我可以告訴她:請你等5分鐘。5分鐘真是法寶,是親子師生雙方的時間與空間,當孩子學會等5分鐘,她也將學會等10分鐘。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技巧,而孩子學會了信任與等待!其實在教學中,我已經用之於一個「每事問」的輕障學生,一改從前不斷的被「煩、煩、煩」,我試圖用她能懂得方式與她溝通,一學期下來她變得可愛而貼心,多麼不可思議啊!

凡是發生都是好事,感謝發生了我上黃老師課的這件事,感謝我記得「凡是發生都是好事」。大風大雨有過時,就算發生造山運動,只要跳脫自身,跳出亙古,百川不都是美!凡是發生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