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二:当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有控制权时,在学习和生理状况会更增强。 从主流学校的立场,所有的课程都是预定好的,孩子并没有选择自己课程喜好的权利。老师会依照该学习者的年纪常模中需要获取的知识来进行系统性的教授,每一节课的时间和内容大抵都由教师和课程计划来决定,并非学习者本身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阶段的能力来决定学习什么。 这样的学习模式,正是典型的学校工厂模式;每天每节课程的时间固定,在学校中唯一有的自由时间就是课程与课程中间的下课时间,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下课时间对于大多数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是愉快而有趣的。 这对于培养一群具备训练素质的工人是一种必备的训练方式,毕竟目前的大型学校系统就是依照十七世纪工业革命时代下工厂管理所演化出来的产物。但是由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学习者在能够掌控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时,那怕只有些许的掌控权,都会让学习或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有一个对于成人的文章挑错的作业进行实验,这些实验对象被放在两个非常有巨大噪音的环境,实验组被告知如果觉得太吵,在房间中有一个按钮可以按下去,这样噪音就会消除,但是并不鼓励他们这么做,所以,几乎没有人去按该钮;另一组只是被告知要在这个房间进行文章挑错的工作。实验证明事先知道自己可以选择关掉噪音的人所挑出的错远超过不知道自己可以选择关掉噪音的人所挑出的错。 如同我们在听演讲时,如果讲者给予和台上互动的机会,有参与互动的人即便也是疲惫,但是精神状态会比没有参与互动的人要好一样;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蒙特梭利老师对于在教室中嬉闹的孩子会给他们选择,一是选择去做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或是选择和老师”黏”在一起,拉着老师的围裙到处去帮助小朋友。通常孩子都会选去作自己有兴趣的工作,毕竟人的天性还是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自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