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分享(简体) 文件 天才背后的科学--幼儿动手即是动脑
作者: (浙江萌智)曾聖耀Kevin (10-25 23:29)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蒙特梭利认为婴幼儿的各项动作背后不单单只是对于肌肉系统或身体发展上的需要,而是一种心智的表现,所以,动作本身就代表其心智的活动。

 

1963年,Richard Held Alan Hein 所做的幼猫实验证实,自我主导的活动对于视知觉发展和非自我主导性的活动,即便幼猫都一起经历了同样的视觉历程,却在视知觉皮质留下全然不同的印象。举个生活的例子,让大家比较容易理解:

 

假设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一个朋友载着你要去城市中的某个地点,而你的朋友也一样不熟悉,藉着地图,你的朋友开到了目的地。下一次,到了同样的出发地点,要你依照这条路径再开一次,你认为是你的朋友记住的路径多还是你记住的多?

 

你们都同样走同一路径,但是开车的人对于同一条路径的视知觉印象和你的绝对不一样。开车的人因为有驾驶方向盘的肌肉记忆和视觉记忆一起留存到大脑,因此印象绝对比只有视觉刺激的你保存更深的记忆。这样的结论告诉我们提供婴幼儿在其发展所需要的自主性的活动,有助于加速其基础发展能力,不论是视觉或其他发展能力。

 

这样的结论可以提供父母和老师什么样的教养策略?

 

如蒙特梭利的小托班中,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真实器皿和工具,让他们的小手可以轻易的运用这些器皿和工具,从自主独立活动中,真正加速开展他们的心智能力,藉以从这些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自信心,试问一个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手和身体运用自如,随心所欲的幼儿和样样都要依赖大人帮忙的幼儿相比,谁在心理发展上较容易有自信、较愿意探索?答案很清楚。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蒙特梭利将日常生活工作作为其他感官、语文、数学领域的基础,有了自信心的动能,幼儿才能全然自由探索,发展自我心智。这样的生理产生的自信心,是不需要外在的激励获取的,其内在就会自动产生自信。这就如同我们必须帮汽车加油,汽车才能发动一样的道理,一部法拉利跑车有最好的汽缸,如果开始行驶一定是超越其他国产车种,但是没有了油,法拉利就完全失去了它的作用。相同的,我们的孩子不管从遗传或后天的培养都是一流的,就如同我们打造法拉利一样,而当这个孩子没有自信、没有自主学习动机时,那么他的天赋和我们所投资在他身上的一切努力都将归零。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背景,傲人的学历和过人的聪明却能在社会上创出一片自己的事业,而有些人虽然一切俱足,而却一事无成的道理,责怪我们现在的孩子没有受挫能力?先问问我们在他幼年时期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运用自己的身体建立自信和自主独立的能力?

 

如果没有,那么他们的受挫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落是我们的责任。

 

孩子应该从小学习独立自主的态度和能力,这样的教育目标是获得大脑认知神经科学验证的。

 

问题是如何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独立自主发展自己?

 

这样是必须渐进而有方法的,蒙特梭利教育在各个阶段的敏感期透过自主动手发展自己心智的方式,正是提供目前社会上对于教育的不足最佳的一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