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安琼丽里拉博士(Dr. Angeline Stoll Lillard) 是史丹福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曾是一位国际认证的蒙特梭利教师,于2006年写了这本天才背后的科学: 蒙特梭利一书,这本书是继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本人著作后的一部详细讨论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教育方法与现代大脑认知心理学及学习心理学上的研究做一个清楚的对比,其中罗列了下面八个重要的学习原则,在此粗浅地介绍一下,让关心教育的父母和老师们了解蒙特梭利教育中有那些原则被现代学习心理学所验证,并应用于生活中: 原则一:动作和认知是唇齿相依的,动作强化了思考和学习. 而蒙特梭利教育的基本设计就是透过自由的环境,自我选择教具操作,动手就是动脑,手是脑的延伸。 原则二: 当学习者有控制权时,在学习和生理状况会更增强,当孩子自由选择教具,他们倾向更容易专注于自我选择的事物上,同时,自主学习的效率是被动学习效率的十倍以上。 原则三:当学习者对学习的事物有兴趣,学习效果更好,学习情绪愈好,学习效果愈佳,因此蒙特利教师中的教具摆设、教具的颜色形状必须是能吸引孩子去操作。 原则四: 用外在增强物,例如为钱阅读或考试分数时,当增强物消失,学习动机便受到明显的影响。蒙特梭利教室中不用物质奖赏或惩罚来作为孩子学习或行为的增强物,因为,学习是由内而外开的门,物质奖赏往往让孩子失去对于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的关注,而将焦点放在奖赏上;而处罚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不利于该科目的学习。 原则五: 合作模式会促进学习效果.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混龄学习就是让大小孩子自然组织一个小社会情境,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对于大的孩子是学习领导与沟通并照顾她人的能力;对于小的孩子能够模仿大孩子的正面行为。 原则六: 在真实情境下学习,学习效果比抽象情境更深、更久. 蒙特梭利教室内的日常生活工作教具,大都是真实但缩小适合孩子使用的器皿所组成,而不鼓励用玩具式塑胶的器皿,因为,他们在教室的任何学习,都应该可以在生活中去实践。 原则七: 成人若以合适于他/她的方式互动,其学习成效会更加卓著. 成人能否真正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来教导孩子,是老师和父母的重要考验。 原则八: 环境的秩序对于孩子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蒙特梭利教室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物有定位,物归原处,这会让孩子每天进入该教室中有安全感及秩序感,学习的情绪稳定正向,学习的效率势必更加良好。 总结: 这八项原则都是现代心理学上验证过对于学习有正向帮助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恰巧都是蒙特梭利教育一百零五年来的教育原则,所以,只要我们的父母能够灵活将以上的八个原则应用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即便我们无法送自己的孩子去上蒙特梭利学校,但是我们随时可以做一个称职的蒙特梭利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