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分享(繁體) 文件 幼兒學貴慎始的現代科學觀點
作者: (浙江萌智)曾聖耀Kevin (10-25 23:37)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古人說: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樣的一句古話,最近有科學家透過各種高等動物嬰幼兒時期的研究獲得了證實。人類的童年是所有生物中最長的,在這段歲月中所體驗感知的一切,將成為未來終其一生情緒、行為、學習模式的基礎,所以,心理學家愛麗森教授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我們可以把人類的童年當作是這一生的研究發展階段(R&D),就如同一個企業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離開了童年以後,我們就進入了所謂生產(Production)和行銷(Marketing)時期,我們不斷在複製和延展幼年時期所獲得的經驗,並且推廣出去讓別人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從大腦神經元發展的角度亦是如此,我們的大腦神經網路連結在嬰幼兒時期的速度和密度是最快最大的,這時期大腦的可塑性是最強的,隨著大腦發展的逐漸成熟,我們雖然能力愈來愈好,但是,其可塑性也逐年降低,到最後,我們就是我們在幼年時期習慣養成後的成人,而要改變也愈來愈難。

 

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會說: 學貴慎始,因為,前面童年的基礎,沒有提供孕育健康的學習、行為、情緒模式的環境,隨著大腦的日漸固化,要改變不良的習慣、行為觀念、學習模式就愈來愈發困難。

   

從蒙特梭利教育借鑒的也談到: 孩子動手就是在動腦,所以,不要以為零到三歲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大人就什麼都代勞,這個黃金時期如果能夠提供足夠獨立的機會和空間,孩子對於自我的評價和觀感鐵定有極大的差距。

 

試想一個腦筋很聰明而行動卻很笨拙的孩子,對於自己會有什麼樣的評價? 當他發現自己的語言可以改變大人行為,而自己行動時卻很笨拙,他就會開始用依賴撒嬌的方式驅使大人去做原本他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一旦成人也依從他的要求,那麼他大腦和身體必須發展的各種感官體驗將被剝奪,看似愛他的行為,卻變成阻礙他讓自己的學習、情緒、行為成熟的行動,同時也是阻礙他聰明的行為,所謂耳聰目明,簡稱聰明,要能耳聰目明必須得時時去有意義的使用這些五感能力(視聽嗅味觸),讓這些五感發揮適應環境和掌控環境的能力,這才是給予孩子一生中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