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SecDA) Ariel (04-28 01:38) |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
SIQZ
|
|
匿名
|
|
|
怎样的亲子互动会让孩子的自信心不见了呢?
|
|
SI咨询师
|
|
|
首先,权威式教育:中国的父母亲受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容易采用权威式的教育,通常父母亲会觉得孩子还小,自己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少走许多弯路,这个过程中不小心却让孩子失去了许多透过挫折获得成长的机会,因为权威式的教育会让孩子的主动变被动,生命本能不见了;其次,保护过度:我在咨询中常听到很多妈妈会说“为什么我这么能干,却教出一个这么无能的孩子”,回过头来想,大概是由于孩子一路走来,因为妈妈的能干孩子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而且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亲大多会认为只要学业好其他都可以以后再说,这样子的过程中孩子没有机会去协助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假如刚好学业也不是特别优秀的时候,父母不满意孩子自己也很挫败,渐渐地就被“无能感”深深地包围;第三,期望过高:为什么第一名的孩子压力会很大;因为常常他们期望透过好成绩得到父母、师长的肯定,所以他会一直努力不敢让自己做第二名;最后一个是完全否定:有一次一个妈妈来咨询,她很难过,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很优秀,可是在她眼里她却看不到孩子一点点的优点。言谈中得知妈妈只有高中毕业,她希望孩子将来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但凡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她都觉得理所当然,而一旦孩子有做的不好的时候,她就会很着急,进而就会有许多否定的言辞出现在她与孩子的交流中,长此以往,孩子感受到的是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妈妈都不满意;然后就越来越没有自信了,而这正是妈妈担忧的地方。妈妈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活出真正的自我,成为一个有自信的孩子;一个最好的爸爸妈妈,一个最好的老师,一个最好的咨询师,就是要给对方成就感—让他觉得他是有能力的,他不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而是一个正在努力面对问题的人,让他从内心深处萌生想要更好的愿望;因为,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在寻找自我成就,而成就感是自动自发学习的源动力。
|
|
 Load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