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健康与压力篇文章分享(简) 文件 揭开便秘之谜
作者: 梁文蔷 (02-16 17:18)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News 092健康世界电子报950224

揭开便秘之谜

文╱梁文蔷教授

便秘几乎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据美国1996 年全国健康调查报告,约有三百万人经常便秘,患便秘最多者为妇女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美国所有不需医师开方就可买到的药品中,以泻药销售量最高。

既然便秘如此普遍,也没听说有人因此丧生,何谜之有?话虽如此说,对便秘有正确完整观念的人并不多。而便秘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影响甚剧,不容轻视。便秘又与饮食起居有密切关联,故本文拟从饮食营养的观点说明什么是便秘,为甚么会有便秘,并对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加以阐述,为便秘所苦的读者献上一言。

什么是便秘?

严格讲,便秘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一天没有大便,不见得就算便秘。依照Mayo诊所的说法,如果大便干硬,每周少于三次,大便时必须憋气用力,或有腹部不适和膨胀的感觉时,就很可能是便秘了。

但是又说每个人大便的正常频率都不一样,可以从一日三次到一周三次。便秘的定义如此模糊,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有便秘的毛病,却不自知。有人没有便秘,却总以为有便秘,乱找偏方。

有些传统的医师,认为有的人不必每天大便,隔两、三天大便一次也算正常。问题在什么是正常?一个人的正常是否健康?另一个极端认为每天应有三次大便,每吃完一顿饭就应该大便一次。大便应该容易痛快,毋需用力。大便的颜色应该是浅棕色,呈长条,直径大,浮在水中,无恶臭,马桶冲水时,大便应该破碎,才算正常。如果隔两天才大便,每次要半小时,大便呈黑色小硬块,沉落水底,不但不正常,而且会有严重问题接踵而来。

有的医师建议问下列问题,来决定是否便秘:

1.你是否常常每周大便次数少于三次?

2.你是否常常需要憋气才能大便?

3.你是否常有大便没有完全排出的感觉?

4.你的大便是否为小块,而且干硬?

5.你大便时,有无其他问题,例如出血?

你的答案如果有两个以上是肯定的,你可能有便秘的毛病,否则,你大概没有。

便秘的严重性

虽然便秘使人苦不堪言,但是终究无大害。但若持久,尤其是天天要憋气用力才能大便,则会有并发症出现。最普通的是痔疮、肛门撕裂和脱肛。慢性严重的便秘会导致粪便阻塞,大便变成非常坚硬,绝对无法用普通方法通便,最后甚至连小便都无法排出,唯一急救办法是立刻就医,由医师或护士先灌肠使粪便变软,再用手指将粪便挖出。读者可以想象,这时病患肉体的痛楚和心理上的打击是何等难堪。

便秘的起因

要了解便秘的起因,不妨先温习一下大肠的功能。食物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消化作用,营养素被小肠吸收后,留下的废物依靠小肠的蠕动,推入大肠。在大肠中,水份和盐份被回收到血液中。假如太多水份被回收,或大肠蠕动虚弱,废物下行太慢,留在大肠中时间太长,粪便当然会变干硬体积变小,难于排出,造成便秘。

医师常不知道病患便秘的起因,但不外乎是由于饮食不调,少运动,或者常吃泻药使然。或许是药物的副作用,例如抗忧郁剂、含钙或铝的抗酸药、利尿剂、铁补剂、抗巴金森症药物、控制高血压药物(calcium channel blockers)、镇痉剂和很多止痛麻醉药等。

有些疾病,甚至神经紧张,都会引发便秘。还有就是老人,孕妇产妇,最易便秘。在极少的情况下,便秘可能是大肠直肠癌的预兆,或者是激素或电解质的失调,心脏病或肾脏病的病征。小孩子便秘常常是玩得太开心,不肯停玩上厕所。二、三岁的幼童有便秘,可能是对马桶有了恐惧感,或者不肯用马桶,有了心理障碍。

饮食不调

饮食中对便秘最要紧的因素是纤维素和水。常吃奶制品、高脂肪肉类和甜点等低纤维素食品,少吃蔬果、豆类和全谷类高纤维食品者,就很可能会有便秘。

纤维素有两种,水溶性的和非水溶性的,都存在于植物食品中。两种都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水溶性的纤维会吸水在肠中形成软胶质。非水溶性的纤维通过肠道几乎不会变质,有刺激大肠蠕动的功效,二者形成的粪便是松软的,容易排出。老人大肠蠕动衰弱,应特别注意非水溶性纤维摄取量,多吃全谷类。

依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的资料,美国人每天只吃五到十四克纤维,距美国膳食学会推荐的份量2035克甚远。

太忙的人和没有兴致做饭的独居者,常常买现成的食物充饥。现成的食物多半是加工精细的低纤维食品。牙齿不健全的老人往往只吃易嚼的食物,也多半是低纤维食品。

有的人喝水不够,尤其是饮食无定时者,想不起按时喝水。水或液体食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有纤维,而水份不足,大便也不可能松软。反之,有足够的水,而无足够的纤维,水份自然被大肠回收,从小便排出,也无济于事。所以,二者必须相辅相成。

生理变化或生活规律的变更

怀孕期间可能由于激素的变化,或子宫胀大压迫肠道,会有便秘。旅行的人常常会便秘,因为生活的正常规律和饮食被扰乱了。

滥用泻药和灌肠剂

很多人以为一定要天天大便才行,也认为泻药是治疗便秘的。其实,用泻药常常是不必须的。泻药会导致泻肚,泻肚时,不能充份吸收养份,损失过多水份和电解质,还会损伤肠道,使便秘更加恶化。而且,常用泻药会成习惯,身体渐渐会忘掉如何自己大便,非依靠泻药不可。这个现象有个名称,叫懒肠症候群(lazy bowel syndrome)。常使用灌肠剂,身体也会渐渐依赖它,而忘却自身的功能。矿油是很普通的泻药,如果剂量太高,会使油溶性维生素(ADEK)不被吸收。而且,如果矿油和抗凝血药物一同服用,会有不良副作用。

其他便秘起因

.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电视计算机前,或卧床养病,都会引起便秘。

.有人太忙,故意不理睬要大便的感觉,硬憋回去。

.有人不肯在外大便,只能在家里大便,又整天不能回家。这些情况如果常常发生,也会导致便秘。

.老人大肠蠕动能力衰退,特别容易便秘,必须比年轻时摄取的纤维素量增多才能大便正常,所以应及时调整纤维素摄取量。再者,老人要如厕的感觉比年轻时微弱,很容易错过良机,必须学习注意信号,不可延误。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敏锐,可能喝水不够。

.有人大肠有病或有闭塞情况,会影响负责大肠蠕动的肌肉和神经,而导致便秘。

便秘可能是大毛病的前奏

便秘虽是小毛病,却可能是大毛病的前奏或病征,不可轻视。医师在必要时,必须排除一些严重起因的可能性。通常先要确知经常服用的药物,是否是药物作祟;然后,检查小肠或大肠是否有阻塞情况;再断定是否有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电解质失调,如高钙血症。病患可能要作各种检验:

.粪便潜血检查(fecal occult blood test)—看有无出血。

.钡灌肠(barium enema)—钡可以使直肠、大肠,甚至部份小肠在X光下看得清楚。

.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proctosigmoidoscopy)—用有照光的柔软细管伸入直肠和乙状结肠内检视,比钡灌肠法看得更清楚。(按:结肠即大肠)

.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用柔软带照相机的细管检视全部大肠。

由此观之,轻视便秘,拖延求医,可能误大事。但是谁也不会一有便秘现象就去求医。最合理的对待便秘的办法是:在改善饮食增加运动量之后,若毫无改善;或有腹部剧痛;或大便带血的情况下,应立刻求医。

如何预防便秘?

凡事防患于未然,最为上策。要预防便秘可以从下列诸项着手:

1.按时进餐。多吃高纤维食品,例如新鲜蔬菜、水果、干豆和全谷类食品。试验各种蔬、果,看有无特殊通便效果。例如李子或李子汁、无花果。增加纤维摄取量时要慢,以防气胀。

2.减少高脂肪高糖食品和过多奶制品。这些食品会加剧便秘。

3.大量喝水。按美国国家研究院(NRC)推荐,身体每用一卡路里热能就应喝1c.c.水(不适用于孕妇、乳母、婴儿、儿童或不健康的老人)。普通男人如日需2900卡路里热能,就应该喝2900c.c.水,约合12杯(8两杯)水。普通女人如日需2200卡,就需要2200c.c. 水,约合9杯水。依此类推。普通食物中都含水份,大约一日固体食物中含三到四杯水,可以算在饮水量内。

4.增加运动量,至少每天要有三十分钟的运动,例如走路、骑脚踏车、游泳等。

5.不要不理睬要如厕的感觉。拖延如厕的时间愈久,大肠吸收水份的时间愈长,大便会变得更硬。

6.请教医师,是否可以试用纤维补剂,例如亚麻子车前的籽(psyllium)、亚麻子、果胶,和瓜胶(quar gum)。每天必须喝八到十杯水,否则纤维补剂会导致便秘或使便秘更糟。

7.请教医师,是否可以服用大便柔软剂(stool softener),如矿油、docusate sodium

8.勿依赖刺激性的泻药。因长期使用会损伤肠壁,使便秘问题更严重。如必须用药物,可以试用温和通便剂,如镁乳(milk of magnesia)也要避免长期使用,以防成习。

9.服用铁补剂者,要注意药量,因为很多人会因此便秘。

10.每天吃过饭后,安排充足的时间如厕,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