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了解现代心理学(简) 文件 心理治疗的种类
作者: (SecDA) Ariel (01-24 19:28)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所有各种形式心理治疗的目标,都是要满足患者在情感、认知、支配感等诸方面的合理需要,其方法是帮助他们消除那些妨碍满足这些需要的不正常的态度、情绪和行为。藉此方式,心理治疗力图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减轻不安,同时也帮助病人接受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病苦, 如果可能, 也藉心理治疗来增进个人的成长。

虽然不论何种心理治疗都考虑到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但不同学派的着重点则大不相同。大致可按以下几点进行分类,治疗的主要目标、短期目标以及试图改变的主要是思想态度,情绪状态,还是行为。

简而言之,各种领悟治疗(insight-therapies)着重于个别的病人,认为痛苦主要来源于未解决的内心冲突。有些着重于过去,如精神分析,他们认为内心冲突起源于早年生活的创伤性经历,试图揭示其根源并加以解决。行为治疗也同样首先考虑消除先前的伤害性经历造成的影响。

其他行为治疗者强调造型术(modelling)或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认为病人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应付眼前的社会环境,这是着眼于现在的,也就是说,他们试图帮助病人识别并矫正导致痛苦行为的近因。存在主义治疗者(Existentially oriented therapist ) 侧重于帮助病人展望未来,即揭示出个人之完善与成长的可能性。

一些治疗者将治疗的基本焦点置于家庭或人造的团体中,他们特别重视病人和家庭或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反应,认为有助厘清症状的起源,试图动员起治疗团体或家庭的各种力量。家族治疗或团体心理治疗中也方法上的差别,有些是从病人的过去寻找当前问题的根源,另外一些则着重于个人或家庭/团体中的致病或疗病中的潜力。

至于从精神分析派衍生出的各种治疗,病人接受什么样的治疗主要取决于他的施治者所属的学派。也就是说,这些治疗者倾向于将他们的特别方法用之于所有病人。他们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其目标是增进病人的一般整合能力或促进人格发展,特殊症状自然会随之缓解。认知治疗者和行为治疗者则与此相反,他们相信,病人在校正错误认知或克服特定症状上的成功,会在社会能力和自信心上得到更广泛的进步。因此,他们针对病人特殊的主诉,设计特殊的方法。正如第六章所阐述的,行为治疗者针对那些界限分明的主诉施治,从而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遗憾的是,在求助者中主诉简明的人只占极少数。大多数人则有弥慢而模糊的痛苦体验,或能力降甚至精神错乱的感觉,能证明他们对一种方法的反应比另一种方法更好的证据仍然不足,这一点在下面还将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