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如何改变 1.第一阶段:自我观察 改变过程的第一步是当事人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当他们开始治疗时,他们的内在对话就会经由负向的自我陈述和想象而形成。在治疗过程中,当事人需要一个新的认知结构,使他们能用新的观点看他们的问题。这种重组概念的历程是经过当事人和治疗者共同努力而达成的。 2.第二阶段:开始一个新的内部自我对话 如果当事人希望改变,他们对自己所说的话必须能引起一个新的行为炼(behavioral chain),一个与他们不适应行为不兼容的锁炼。当事人学习改变那些使他们进入治疗的内部对话(internal dialogue)。他们的新内部对话引导出新的行为,这是认知重建的结果。 3.第三阶段:学习新技巧 教导当事人更有效的因应技巧,并在现实生活情境加以练习。认知重建可帮助当事人改变对失败的消极看法,因此能使他们更愿意参与所期望的活动。当事人不断告诉自己新的句子,并观察和评量其结果。当在情境中表现不同时,他们可从他人处得到不同的反应。他们学得新技巧的稳定性大大受到自己告诉自己有关新获得的行为与其结果的影响。 (二)治疗技术 1.认知-行为评定: 对行为的机能分析(afunctional-analysis of behavior),包括一种对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以及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机能-认知分析(functional-cognitive analysis)主要关心认知在行为中的作用。关心的是当事人内部对话的缺陷,病人在他的作业以前、作业期间、以及作业以后对自己所说的是什么以及不能说的是什么等。 首先要弄清分析的内容,然后把认务分成几个成份或几个认知策略。治疗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种: (1)以不同的方式对任务进行修正,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当事人的能力和缺陷进 行评定。 (2)改变与任务无关的环境变量,可观察到干扰或促进作业的环境因素。 当事人的自我报告也可以提供有关的信息。 (3)以指导和建议的方式向当事人提供支持,并观察在作业中的变化。 这样的分析可以直接为治疗提供建议。 2.行为治疗技术中的认知因素: 行为治疗技术过份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同时忽略了这些技术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行为矫正技术既可用于矫正行为,也可用于矫正当事人的思想(内部对话)过程。但当标准的行为矫正程序与自我指导技术结合使用时效果会更好,类化也更广,而且效果更稳定。 (1)焦虑-解除条件反应 当事人实际上在治疗过程中学到的是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技巧,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体验的基础上对不适当的信念的改变,通过信息的掌握而产生的自我概念以及对其他人印象的改变,以及新的问题解决和人际技巧的形成等。 (2)系统敏感递减 系统递减敏感法之所以能消除恐惧,是因为放松与恐惧是互不兼容的。这其中也有认知因素的作用。其中的放松程序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内部自我对话而使他们适应于放松的心理定势。想象也可以进行改进,让当事人想象对恐惧进行应付,同时呼吸放慢,并采用自我指导。这样使得焦虑体验变成了进行应付的线索,即当事人把焦虑当作是做出应付行为的线索。 在系统减敏感程序中发生的变化包括: a.敏感递减应看作是一种活跃的学习应付和自我控制技能的方式。 b.对忧虑的概念进行有治疗意义的改变。 (3)楷模作用 在楷模(modeling)技术中,观察者把从楷模身上获得的信息转换成内部的知觉-认知表象(Perceptualcognitive images)以及内部的言语反应,这些表象和言语反应就成了外部行为的线索。这样的反应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指导。对这种反应进行更加明确的楷模也应能促进行为的改变。楷模作用可以在进行楷模时出声思维,说明主要表现的行为及其它的应付行为,如面对并处理挫折等,最后用自我强化的语言作结尾。 (4)厌恶条件反应 在厌恶条件反应中,一个不合理的反应与一个厌恶刺激形成了条件联系。在认知-行为方法中,不合理的行为括大到包括自我语言和表象等形式的认知。 3.压力-免疫训练(Stress-inoculation training) 透过教会当事人如何应付分等级的压力情境而建立对压立的抵抗力。压力-免疫训练包括三个阶段: (1)教育阶段(educational phase) 这一阶段主要是向当事人提供一种概念系统,据此重新认识和理解他的压力反应。目的是帮助当事人更有效地(理智地)看待他的问题,并接受适当的治疗以及与治疗者进行合作。 a.帮助病人控制他们的唤醒 b.改变在压力情境下的自我语言 c.教当事人把他们的问题看作是由四个阶段构成的,而不是一种分化的反应。 这四个阶段是: *为压力源作准备 *面对或接触压力源 *可能被压力源击垮 *加强已经做出的应付措施 (2)重复阶段(rehearal phase) 向当事人提供应付策略,教当事人把直接的行动和认知应付等方式应用于恐惧反应的四个阶段中。直接的行动包括获得有关压力源的信息、安排躲避的路线、以及学习机体的放松等。认知应付包括帮助当事人认识消极的、对自我不利的语言,并把它们作为产生与之不兼容的、应付性的自我语言的信号或线索。 (3)应用所接受的训练(application training) 当当事人掌握了应付策略之后,就在实验室中向他们呈现一系列排列好了的自我恐惧压力源,由治疗者示范如何应用压力策略。 当事人所接受的治疗技术是各种各样的,包括:劝导训练(didactic training)、讨论、楷模、自我指导和行为重复以及强化等。这种压力免疫训练使当事人的认知自我(cognitive self)从一种「习得的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转变为一种「习得的力量」(learned strength)提供了一种方法。 4.认知重建技术 注重于对病人的思维和推理--前提,假设(信念),以及在认知中包含的态度等--进行矫正。心理障碍被视为是由于思维的障碍,或由于歪曲的思维过程产生的对世界歪曲的看法,而导致不愉快的情绪及行为上的困难等。有时也称为「领悟-倾向治疗」(insight-oriented thera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