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设 行为改变是透过一系列的中介历程,包括内在语言的交互作用、认知结构、行为以及因行为而产生的结果而发生的。 人们对自己所说的什么话会影响(决定)他们对其他事情所采取的行动。认知机能评定的目的就是指评定人们的内部对话(internal dialougue)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如何受到其他事件或行为过程的影响的。 (二)内部对话的机能 人际语言与内在语言有着非常相似的形式,它们都为中介性行为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原则和作用。因此,自我指导和人际指导的内部过程有着相似的形式。 内部对话还可以影响到人们对压力的反应。人们对压力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们对压力源的评价,对自己感到的唤醒的归因,以及对自己的应付能力的评估等因素影响的。人们对于压力情境以及自己应付能力的自我语言会影响到他们在这种情境下的行为。人们在这种情境下的焦虑水平也与这种和情境有关的自我评价有关。如果个体这时只看重自我,他的机能上的不足及对自我的不满等思想,这时他的焦虑水平就高;如果只注意到外部情境,并有较高的应付水平,这时的焦虑水平就低。 认知也可以影响到生理反应和情绪状态。在心境和自我语言之间有着某种关系。思想可以影响行为。我们有很多行为是自动化的或由习惯产生的,我们在行为之前也不是要想一想(习惯经常是讯速而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要改变行为,那么我们就必须在行动之前先想一想。这样的思想(即内部语言的产生)能使不适应行为“去自动化”,即“去习惯化”(deautomatize)并为产生新的适应性行为提供了基础。 (三)内部对话的结构 内部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的机能就是对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的影响和改变。认知结构为一系列特殊的自我语言提供意义系统或概念系统。认知结构可控制并影响思想策略,寻找并选择某种思想。学习新的技能需要认知结构的改变。 认知结构的改变有三种形式:吸收(absorption),即新的结构吸收了原来的结构;替代(displacement),即原来的结构又伴随着新的结构一起起作用;综合(integration),即原来结构中的成份在更具理解性的新的复杂结构中仍然存在。认知结构决定了内部语言的实质,而内部对话又可以改变认知结构,是个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