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子(简) 文件 索求无度的伟伟
作者: (SecDA) Ariel (01-19 15:52)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Case Study

填写日期:

案件编号

CS

案件分类

□企业 □智慧学校 þ亲子 □朋友 夫妻 □其他    

 

案件标题

索求无度的伟伟

个案化名

伟伟

年龄

 

咨询顾问

黄秋蓉

内容简述

伟伟在家中是最小的孩子,出生时正式父亲事业鼎盛时期,父母对这个小儿子是疼爱有加、百倍呵护,更是有求必应,养成孩子花钱的习惯,买东西一定选名牌,母亲不给钱,父亲还怪母亲小气。孩子沉迷于电动玩具,对读书没有兴趣,动不动就请假怠学,在校成绩不好又没有责任心,在母亲请求老师协助后,为培养他的责任心与成就感,老师请他当班长,但这个举动初期有效,实施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点。

评量项目

工作取向准备度、彩迹、图迹

评量结果

性格特质:谨慎小心型

个性较为敏感,情绪化程度很高,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与批评,容易受情境的刺激,而有较大的情绪反弹。

有时也会因过于热忱,为协助或配合他人之事而耽误自己的正事。

性格优势有计划的工作者,行动富协调性、柔软度高、灵巧、脚踏实地地进行。

性格盲点:欠缺自主性,容易受他人意见左右、过度在乎他人的看法与批评。

彩迹报告潜意识心里倾向﹝动态﹞:

1心理上会期待他人能与自己一样地回馈,故常因无法如愿而有牺牲的感觉。

2主观意识强烈、坚持己见、主观固执,一旦被要求就放弃。

3较不能忍受自我的尊严受损,而容易形成自我压力。

图迹报告潜意识心里倾向﹝动态﹞

1被爱与被关怀的心理基本需求呈现欠佳状况,导致安全感不够,自信心不足。处于这种状态下,容易因自我价值感低落、适应度欠佳,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形成自我保护。

咨询得知

孩子从小到大,有求必应,常因来得太容易了而缺乏主动求知的动机,加上错误价值观的引导,「输人不输阵」,功课不好没关系,「钱」总比别人多,因此买东西就一定要买名牌,目的只为了同侪间的「炫耀」。父母明明知道这样不可行,但还是做了,以孩子的心里而言,因一直以来他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变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慢慢变成性格的一部份,加上父母至今还无法彻底了解问题的根源是在自己身上,继续以这种互动模式,孩子无法改善,除非父亲能接受母亲的教养观念,共同讨论如何协助孩子,并学习主动倾听,让孩子把烦恼说出来,找出问题症结,以增进父母—孩子间的亲密关系。父母若能主动倾听孩子说话,他会更进一步地认识孩子,尊重孩子,更关爱孩子,而孩子也会有相同的反应。只有孩子内心的爱得到满足才会逐渐改善对物质的要求。

建议方案

谨慎小心型的孩子是心造的,因较缺乏自主性又很在乎他人的看法与批评,所以非常需要他人的肯定与鼓励,如果心理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他会是一个贴心又懂事的孩子。

1.  价值观是父母留给孩子最重要的资产,正确的是非观念养成,比讨好孩子更重要。所谓万贯家产,不如一技在身,如何让孩子改变好逸恶劳的观念,父母的教养态度一定要一致性,双方面都不可以有任何的偏袒现象出现。

2.  使用消除法原则,当孩子有过分要求时,须以不理会、不情绪化的方式,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并了解他真正的动机为何?再加以引导。

3.  请他提出年度用钱计划及预算,及他想要得到此预算所应付出的努力,双方同意后就坚持执行。

4.  父母抽出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世界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对他来说更让他感到幸福。

5. 父亲以身作则,培养更多的有益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持续追踪

 

附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