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纳孩子现在的性格,智慧状况。
2. 父母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也请孩子讲故事。用问问题时引导孩子多说的方式,尽可能多的给孩子制造说话的机会以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刺激。
3. 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请她自己做,平时请她帮忙做一些家事,孩子做完后,不管做得怎样,都要谢谢她,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例如不爱洗头),暂时不要管它,对于孩子偶尔出现的好行为一定要及时肯定(例如哪天洗完头后抱着她,一边很陶醉的闻她的头,一边赞美她:“我的宝贝洗完头之后好香啊!头发多漂亮呀……)
4. 妈妈要注意给孩子她想要的爱的方式,陪她玩她想要玩的游戏,给她讲她爱听的故事,陪她玩她想玩的游戏,听她说她想说的话……
5. 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请多用示范的方式引导孩子大胆尝试,这样孩子叫人等问题都可以轻松迎刃而解了。
6. 孩子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大概反复21次的时间,希望妈妈一定要有耐心。
7.肯定跟鼓励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妈妈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会逐渐打开孩子的心门。其实由于妈妈平时的用心,孩子有很多见世面的机会,使得孩子的内心冰雪聪明,相信只要妈妈用正确的方式耐心的与孩子互动,孩子就会发展出她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来。妈妈是个认真又负责的妈妈,悟性很好又很努力,相信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一定可以教养出一个聪明伶俐,自动自发的孩子来。
然而以上所有教养孩子正确方式的基础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和谐,因为在所有的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是夫妻关系,没有一个稳定温暖的夫妻关系,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
1.父母的教养态度要一致:这就好像看时间一样,如果给一个人一个钟,哪怕钟有点不准,他也是有个标准的,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倘若给这个人几个钟,每个上面的时间都不一样,他就会慌,会不知所措。
2.夫妻间相互欣赏与尊重:如果父母之间不能相互接纳与肯定,即使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孩子也能从彼此的冷漠中感到不安。
以上这两点是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的必要条件。孩子没有安全感,自然也发展不出归属感,自信心自然也很难建立。只有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怀,安全感,归属感的基本心理需求,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