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 瞭解現代心理學 文件 操作性學習理論
作者: (SecDA)賀德崇 (11-26 14:47)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操作性學習理論」:「前驅情況-行為-後果模式」(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 model, ABC model)。此模式的科學根據,溯源於194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史金納(B.F.Skinner)教授所進行的一連串動物實驗以及由此實驗衍生的人類之行為研究。(知名的「史金納網箱」實驗理論)。可以活用「正面增強」或是「負面增強」以強化特定行為(智慧表現之一)。

 

以下舉幾個例子:

前驅情況        A小華在月考非常用功;

行為             B考卷拿回來,每科都是100分;

立即後果      C華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東西(如皮卡丘及麥當勞)。

 

â父母親操作正面增強,個案在類似情況下,做出類似行為之機率大幅提高。

 

前驅情況        A小明在書房做作業,還沒做完,但卡通節目時間到了;

行為             B小明從書房溜出去看電視;

立即後果      C媽媽告訴小明今天由於犯規,所以不能看卡通

                                  (權利被剝奪或撤除)。

 

â母親操作負面增強,個案在類似情況下,做完功課才去觀賞電視的機率便會增加。

 

前驅情況        A小英要抄寫黑板時發現忘了帶鉛筆盒;

行為             B未獲得隔壁同學同意,而拿了一枝鉛筆抄寫;

立即後果      C老師要小英向同學道歉,且要重新獲得同意後才能使用鉛筆。

 

â老師操作為懲罰,個案在類似情況下,會做出負面行為的機率便會大大減少或不再出現。

 

由以上三例可以得知,不論是增強(正面及負面)或是懲罰,在行為塑造上都有效用。

 

對於不同的個案,我們必須瞭解個案從出生到現在,在家庭的詳細生活經歷及目前的生活環境和情況之後,包括個案做了什麼行為後獲得什麼增強,增強的功效如何,以及目前個案最喜歡和最想要的是什麼等資訊後,才能夠選擇對不同個案真的具有增強效果的增強物。

 

同時,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增強物,行為塑造者運用增強物於「操作性學習理論」(ABC模式)時,必須記得下列原則:

1)增強物對增強者必須是他非常喜歡的、非常想要、或非常想做的,而且要具有「高度的自我獎勵」性質。行為塑造者不能以一般社會觀念或是自己的主觀價值來判定適合的增強物。也就是說,行為塑造者必須1. 站在孩子的立場去選擇確定會發生增強效能的增強物;2. 對於已有能力表達想法的孩子,必須與他一起共同討論來決定增強物是很好的方法。

2)一但使用某種增強物之後,應設法使孩子除被增強當時,不能隨便得到。因為在訓練的初期必須反覆的使用增強物,又因為每當孩子做出正面標的行為時就要立即給予增強,為避免接受太多次同樣增強物發生「飽和」,而厭倦此增強物,所以行為塑造者在規劃時就要將增強物多樣化或是利用「增強物菜單」來交替使用。

3要選擇「增強物」時,行為塑造者必須要釐清孩子出生至今的親子關係,以及父母親及主要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強及懲罰孩子。因為對一般孩子而言,和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注意、關懷、親近和讚揚)是很好的增強物,但是對於從未接受過這些溫情的孩子們(如受虐兒童),就不具增強效果。

4)隨著孩子長大,行為塑造者和主要照顧者應逐漸引導孩子能夠自我增強。例如以口語引導孩子自我增強(例:你是不是也很高興呢?)。因為孩子可能永遠依靠外在的獎賞來學習新行為,或改善負面行為。

 

5)社會增強也是很有利的增強物。例如老師當著大家的面誇獎學生,父母又在家人面前誇獎一次,則社會增強的功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