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 瞭解現代心理學 文件 馬斯洛的Z理論
作者: (SecDA)賀德崇 (11-26 10:02)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一九六九年,Maslow因自己的心疾(終於導致他次年不治身亡),大幅度地削減了工作量,然而他仍為Journal of Transpersonaal Psychology的創刊號提供了兩篇文章: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以及'Various Meanings of Transcendence'。僅由這些篇名不難看出Maslow的思想已經由人本進化到超個人了。他在第一篇中寫道:「……第三心理學逐漸讓位給第四(勢力),『超人本心理學』著眼於超越性的經驗,及超越性的價值……這新運動的另一個特色便是再度神聖化,再度靈性化。價值中立的科學有意剔除神聖性,將一切東西中性化,力求實證性,它只取可用的部份,也就足感官可以捕捉的資料;超人本思想則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一面,當你打開了價值及高峰或超越性經驗的那一扇門,整個嶄新的可能性便出現在眼前,有待你去發掘……我們所面對的是人的新形象,這是關鍵所在,其餘一切會隨之開展。」

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絕不可忽略的,便是Maslow自從由純人本的層面演進到超個人及超人本觀點後,他開始修正他最有名的「需求層次」論,我們都知道在一九五四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Maslow出版了影響深遠的鉅著"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他的需求層次論,由下而上地列出了人性需求:

 

5.自我實現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愛與隸屬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然而進入了一九六O年代前後,Maslow開始感到這一層次架構不夠完整,人本心理學的最高理想: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於自我中心的傾向。我們應記得他說過「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因此Maslow在去世前一年,一九六九,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來發展出來的需求理論,可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Z理論

6.最高需求(超越性靈性需求)

Y理論

5.自我實現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愛與隸屬的需求

X理論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Maslow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屬於Z理論),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Maslow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它的意義及重要性,我們會陸續在後文中討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