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親子篇文章分享 文件 給孩子多一點諒解,他們只是個孩子
作者: 網路文章分享 (01-28 14:57)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給孩子多一點諒解,他們只是個孩子!」──這是我和許多父母對談時常說的話。

給孩子多一點諒解

  有一次在捷運上,看到一位三十幾歲的年輕媽媽,對著一個只有兩三歲的孩子大吼大叫:

  「你不知道這裡是捷運不能吃東西嗎?」

  「你不知道這是公共場所,不能哭鬧影響到別人嗎?」

  「你為什麼什麼都不懂!你真是笨啊!」

  孩子被打了一巴掌,就開始放聲大哭,媽媽便急著要用手摀住孩子的嘴,當然,孩子哭得更激動了。

  相信我們許多人的成長歷程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我常常搞不懂,我們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爸媽卻會氣急敗壞的把我們打罵一頓。

  對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他餓了就是要吃,他的智能是無法分辨捷運上不能吃東西的;不要說小孩子了,我也曾在捷運上見過乘客和管理人員,為了捷運上不能吃東西而大吵大鬧。

  乘客質疑飛機、高鐵、火車、公車、輪船等等,有哪種交通工具限制飲食,他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沒見過這樣的規定,於是對要開他罰單的管理人員講道理。

  管理人員也沒什麼好講的,只告訴他:規定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有任何理由請向主管單位申訴!

  於是,只見這位乘客氣急敗壞的摔東西洩憤。但他講得也沒錯啊!要懂規定,還要接受捷運上不能吃東西,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經常到各地國際會議廳演講,主辦單位一再重申:請別在室內飲食!其實道理很簡單,地面鋪著地毯,如果飲料打翻了會很難清理,尤其是咖啡或果汁。

  但怎麼講就是沒有用,民眾卻很有自信地說:「我絕對不會弄倒!」可是還是有人弄倒了!

  只得對著工作人員,很無奈地一再道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理解「他只是個孩子」

  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大人的一些想法和規定,有什麼道理上課不能講話?父母講話時不能插嘴?有許多大人年齡上是個大人,但心智上,仍是一個孩子。

  看看我們立法院每天上演的政治秀,義正詞嚴、不可一世地斥責官員,他們人人頂著名校博士和立委光環,雖然講得都對,但可能只是事實的一部分,而態度卻粗暴無禮。

  「怎麼會這樣呢?」當朋友質疑時,我都很無奈地回應:「他們就像小孩子,雖然有著成人的外表,但內在仍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只會用哭鬧博取別人的注意。」

  我輔導過許多婚姻家暴事件,太太帶著滿身的傷,一臉委屈的哭訴她的先生如何沒有責任、粗暴無禮,只會享樂不肯工作,她只要稍有意見,就會招來一頓打罵!

  「他還是個孩子!」一個男孩要經過特殊的學習成長過程,才會轉變成一個有責任感、願意主動付出所有來服務家庭的男人。這個社會上,有太多未長大的男孩成為別人的先生和爸爸,只要一受到挫折,或不如自己期待的情境發生,就開始用粗暴的方式回應,口罵髒話,手摔東西,對妻小動手動腳。其實是只有孩子才會這樣,而且是小小孩才會這樣!

  「那怎麼辦呢?」諒解他是個孩子!我們清楚知道這一點,所以別和孩子比蠻力,當他無理性的吼叫時,倘若我們也跟著他比大聲,事情只會更糟糕。

引導孩子的思考能力

  我們要有知識和智慧,知道如何引導他改變:

  1、以孩子的角度諒解他的成長背景,他沒有選擇自己不生氣的能力。

  2、用他的角度看待事情,他被觸怒或受挫,的確很不好受,試著接受他的情緒。

  3 、給他一點自我澄清和對話的時間和空間。一個男孩遇到事情,若未能和自己有很好的溝通,則他對外也沒有溝通的能力。

  4、給他一點溫暖的支持,倒一杯溫水,讓他慢慢的喝,靜靜的進入自我對話和澄清的情境。

  5、慢慢觀察他,等他的臉色緩和了,再出來與他對話。

  6、談事情之前先安撫他的情緒,因為他很不舒服,才會這麼激動。 

  7、事情的發生一定是有原因的,避談對錯或是非,用問句引導孩子正向積極的思考。

  8、協助孩子給自己一個新的選擇和決定,然後給他一些支持和掌聲!

  9、把這樣的歷程當成一個成功的經驗,有機會就拿來肯定、鼓勵一下,一次兩次之後,你就會發現,孩子已經有成年人的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成長教室:

  1、輔導沒有仙女棒,可以輕輕一揮一點,就讓孩子改變。輔導是個歷程,憑藉的是一點一滴存進去的經驗;改變也是個歷程,面對孩子,我們必須做個成年人,用智慧和專業引導他走向成長之路!

  2、這個社會有愈來愈多延緩成熟和幼齡化的成年人,他們受過很好的教育,也懂得許多知識,但他們沒有諒解別人的心思和處理情緒的能力。面對這樣的人,請記得提醒自己──「他還是個孩子!」別和他比粗暴和蠻力,你是個成年人,影響不了他的話,就別靠他太近!

  3、面對我們無法改變和解決的問題,別急著放棄,暫時放下我們無法改變的,試著努力我們做得到的部分,一點一滴累積成功的經驗,等到經驗足夠了,改變就會成為可能。懂得取捨和等待可是高智慧哦!

  4、看重自己、用心的生活和學習,做一個能和自己愉悅相處的人,我們才會有改變外界的影響力哦!

  本文摘錄自《別和孩子比蠻力──爸媽要該放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