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分享(简体) 文件 要放手 先学不插手
作者: 莫泥卡、刘洪贞 (01-14 19:07)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都劝家长要懂得对孩子放手,如何放手呢?也许先试着别插手管孩子的事,不管小事大事,让孩子自己学作主……

  〈幼童篇〉游戏纷争 孩子自己摆平
  文/莫泥卡
  跟很久不见的好朋友约吃饭,贴心的朋友找了一间有游乐区域的餐厅,好让我们可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聊天,因为带孩子出门吃饭,通常很难好好地吃完一顿饭。这一顿饭,拜游乐场所赐,吃得很尽兴。

  用餐中间,有段小插曲。

  本来小宝很开心地在玩,满场跑来跑去的,一下荡秋千、一下溜滑梯,出其不意的,小宝从秋千的后面跑过去,没注意到秋千的摆动,果不其然被正在荡的大姊姊撞个正着。这时,心急的小宝爸要冲进去游乐场护孩子,被我制止下来。

  因为,第一,小宝没受伤;第二,大概有十来位小孩在里面,他们会用他们的方法解决纷争的;第三,大姊姊立刻把小宝带到一旁「呼呼」。基于以上三点,我决定让小宝自己解决和选择要不要来找我们当救兵,而不进去「关心」他。

  在外面静观发展的我们,看到了孩子无邪的心思。事后,我看到因为排队要排很久而放弃玩秋千的小宝,因为被撞到后,马上就能玩到荡秋千,而且还有大姊姊在一旁呵护他,加上其他小朋友互相提醒要小心,不要跑到秋千的后面,才不会被撞到,这个结局多圆满啊!

  如果,当下小宝爸冲进去,我想,那位大姊姊会被吓到,说不定对方的家长也出来理论,这件事的结局一定不太妙。所以,奉劝各位家长,如果有这种情形发生,有时,小孩的事,大人不要插手,你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的!

  这件事又让我想到上次在公园沙坑旁,看到两位妈妈在争吵,争得面红耳赤,就快要挥拳相向了,仔细听她们争吵的内容,发现是为了孩子抢沙坑里公用玩具而不相礼让的事而吵。真是的,小孩其实抢完后各自又玩开了,也没把事情放心上,但是,大人就非得争个输赢,这样的身教,对小孩是不好的示范,而且,就算争赢了,对大人和小孩又有什么好处呢?

  〈成人篇〉家长逼婚 离婚怪父母
  文/刘洪贞
  我觉得夫妻像双打的球员,有好默契相互攻防、相互帮助,坚持到最后才能获胜。

  昨天在公园里,巧遇初中同学小如夫妇,仅半年未见,我发觉他们夫妇比以前憔悴很多,他们看我惊讶的眼神,小如未语泪先流。

  原来他儿子小强的婚姻出状况。小强今年30岁,4年前他奉父母之命,和相爱4年的大学同学结婚。当时小如夫妇非常开心,想想儿子愿意结婚,要是明年再添个孙子,那他们就今生无憾了。一切如他们所愿,媳妇嫁过来两年,就生了孙子。

  正当他们夫妇陶醉在「有孙万事足」时,结婚才4年的媳妇,经常打电话回来哭诉,抱怨老公晚归,好像有外遇。

  小如夫妇好不容易找来儿子问清楚,儿子的回答是:「我遇到以前的女朋友,在她那边住几天,又不会怎样?」小如夫妇气到大吼,并指责儿子已经结婚了,怎么可以住别的女人家?没想到儿子说:「当初我不想结婚,是你们逼的。」

  儿子的话如当头棒喝,一句句敲醒他们。他们很后悔,当初只觉得儿子有女朋友就结婚,结婚后快点生小孩,免得以后父老子幼。没想到这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至于儿子是否准备好了?有无能力照顾妻儿?却是他们疏忽的,才造成今天婚姻破碎。

  听小如这么说,让我想起前些天参加的一场婚姻相处演讲。讲师是婚姻咨商专家,由于处理过太多在父母逼婚下成婚,却走不尽婚姻路的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表示,有很多的父母只觉得儿女成年了,有了工作有对象,就该结婚了,这样人生才算完美。殊不知每个人的个性,对婚姻的认知和抗压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与其婚姻不幸,造成多方的伤害,不如不要勉强走入婚姻。

  父母希望子女成家,是天经地义的,若能在婚前让子女了解,婚姻的神圣和责任,准备好再上路。毕竟结婚容易,守婚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13/today-family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