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三要 让小孩玩出聪明 发表时间:2009/03/09, 15:32 您是否留意过,孩子玩些什么?玩得如何?别以为宝宝每天无所事事只会玩,事实上,透过「玩」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健康,发展得更好!教育孩子,尤其在学龄前,「玩」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媒介,什么阶段该玩什么、玩具的种类、以及游玩的环境,都是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 别只让小孩玩特定游戏或玩具,她提出了「四不三要」原则,谨供妈妈们作为参考~ 【一不】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除非有安全上的考虑或是干扰他人的行为。 【二不】不要局限于单一一种型式的游戏活动:有些小朋友只喜欢玩某一种游戏,或是成天只玩一种玩具,这不但会局限了许多方面的认知动作发展,也会阻碍小朋友兴趣的提升。 【三不】不要太依赖或太早坐学步车,也就是俗称的「螃蟹车」:小朋友的动作,若能依循着,坐→爬→走的顺序,尤其是多「爬」就能够给予脑部多一些刺激,提高小朋友的动作协调及感觉统合的能力。若太早使用学步车,或使用时间过长,则容易跳过「爬」的阶段。 【四不】不要接触太多电视、电玩、计算机等「三电」:接触太多,容易发展出被动、机械式的思考模式。且电视所放出的阴极射线,会破坏人脑的额叶,影响思考。因此,在七岁前,思考能力未成熟时,尽量不要看太多「三电」,若真要看,也要慎选节目。 【一要】要从小给予孩子不同的感觉刺激经验:尤其是触觉、本体觉(肢体运用)、前庭觉(直线加速、跳跃、悬荡…)。所以,多给小朋友一些拥抱、按摩,多玩荡秋千、溜滑梯、攀爬、跳跃之类的游戏,可以避免将来小朋友上学时,出现分心、好动、学习障碍或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 【二要】要从游戏中,建立孩子的人际互动:规矩包括了收拾玩具、遵守游戏步骤等等,此外,一岁以后,小朋友可以开始和年龄相仿的同伴玩;四岁以后,则能够玩多人的竞赛性游戏。 【三要】要多给予手部操作的机会:大脑中,控制手的区域是最广的,多动手,可以刺激大脑的分化及成熟。操作活动最好是多样化的,而且,可以使用到不同的部位,如手臂、手掌、手指、指尖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