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分享(简体) 文件 小玩具大学问 陪宝宝快乐成长的启蒙玩具
作者: 网络文章分享 (01-14 18:51)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小玩具大学问 陪宝宝快乐成长的启蒙玩具 发表时间:2008/04/23, 00:34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是宝宝在一岁期间所必经的成长过程。看似简单不过的动作,都需要复杂的脑部与肌肉协调,并经过反覆练习后才能逐渐纯熟。玩具即扮演着辅助宝宝感觉发展的重要角色,配合宝宝每个阶段的成长,爸比妈咪除了买玩具外,惟有亲自参与宝宝的玩乐,才能赋予玩具新生命!

  小玩具创造大乐趣

刚出生的婴儿眼睛能看,耳朵也能听,宝宝会看着人或是玩偶的脸,喜欢听母亲的声音和愉悦的音乐。他们非常喜欢和外界沟通,宝宝的月龄越大,越容易对色彩、声音产生兴趣,会变得喜欢舔舐、啃咬、触摸物品。这个时期开始,宝宝会借着各式各样的声音、鲜明的色彩、触摸材质或是形状特殊的东西,进而来提高感觉机能。

人类的五大感官知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即在幼儿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当爬行、走路、跑步的机能发达之后,使用道具或是玩具,让他全身运动,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手指的活动性和肌肉的力量,可提高宝宝的运动机能。选用能够促进孩子和父母亲或是周遭世界沟通的玩具,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智能发展有大的助益。小玩具里所蕴含的大学问其实并不难,端看家长愿不愿意多用一点心,利用玩具创造更多的亲子乐趣!

  不同阶段的玩具选择

  【0~3个月】新生报到朦朦胧胧! 

宝宝刚出生时其实是个「大近视」!只能看得见模糊的影像,可辨识的距离只约有2530公分,差不多是妈妈喂奶时的距离,因此宝宝通常认得的第一个脸就是妈咪。相对于已经发育得接近成熟的听觉,视觉可说是宝宝所有感官系统中最弱的一环。但随着年龄成长,约到78岁左右,视觉逐渐取代触觉,成为最主要的感官主导系统。

  1个月大时,因眼睛的聚焦能力改善,而能逐渐辨认明显的轮廓,如妈咪的脸蛋,以及奶瓶之类的物品,在颜色的辨认上只对强烈的对比色比较有反应(例如黑与白)。3个月左右会开始注意到周遭的物品,并配合手部的探索动作,而开始有最原始的手眼协调功能发展。

  【适合宝宝的玩具】鲜明色彩促进视觉发展

  03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只能躺着,机敏性较低。而其主要发展的活动,以颈部的力量与眼睛的协调为主,家长会发现宝宝可以慢慢转动自己的头部,双眼会追随物体而移动。同时也逐渐挥舞手、脚,展开对外界的第一步接触。

当你试着将手指放在宝宝的手掌中,他们会有本能性的抓握反应,紧紧地握住你的手不放!这个反应直到宝宝56个月时就会逐渐消失。

爸比妈咪可以选择具有明亮色彩的玩具,或是颜色对比强烈的物品。由于婴儿的听觉能力相当敏锐,音乐铃及能发出声音的物品,都会让宝宝有极高的反应哦!

适合的玩具:音乐铃、床头声光吊铃、手摇铃、幼儿健身器、有明亮色彩的玩具、黑白图卡等。

感觉器官发展好学习能力佳

感觉器官(sense organs)能接收体内或体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经由感官传入神经 ​​纤维到达各神经中枢,引发反射反应。而感觉器官的发育自胎儿时期就已开始,除了各个感官的发育顺序本来就略有不同,例如视觉即为五觉中发展较慢的一部份,味觉则在怀孕第三个月时即已完成。另外,后天的营养、环境等因素而会造成发展速度的差异。

人类的五大感官知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是主宰日常生活运作的重要机制;而其中的视觉、听觉、触觉,更是与外界及他人沟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感官知觉。此外,与视觉有关的前庭觉,负责人体的平衡机能;与触觉有关的本体觉,负责肌肉关节的触觉反应。大多研究显示,婴幼儿时期在感觉发展给予充分的刺激,对于日后的成长学习是有所助益的。

  【4~6个月】开始蠢蠢欲动啰!

宝宝在3个月大会开始发展出基本的听觉辨识能力,例如能辨别妈妈的声音、或对不同音调有不同的反应等,尤其偏好高音的声音。6个月起,视野会开始往两侧以及上下扩展,能观察到更多的物体,同时也已发展出较好的「视觉追视能力」,当有小东西在宝宝眼前晃动或左右移动时,眼睛会追着物体一起动;由水平方向的追视,发展到垂直方向的追视。此时也能够辨认鲜明的颜色,并有反应,配合抓握能力的进步,会对颜色鲜艳的小玩具或丝巾感到兴趣而想去抓弄,并已经发展至可以使用两只手一起玩玩具。另外,对于辨识物体的远近距离或是某一物体、空间的深浅度,也有较成熟的「深度觉」。

此时宝宝的听觉、视觉、触觉都会变得更加灵敏,对周遭可以触摸到的东西,都会拿在手里把玩后,毫不犹豫地拿到嘴巴咬。除了 ​​手眼协调更加成熟外,他们也开始练习翻转身体了,此时,称他们为小小探索家一点也不为过。

  【适合宝宝的玩具】材质多样化增进触觉体验

细心的妈咪可以发现,小宝宝进入第四个月时会对于婴儿床内外所发生的事情表现出自然的好奇心,藉由慢慢成熟的颈部肌肉,会转头东看西看。对于婴儿床的镜子、健身器或玩具都比三个月之前表现出更高的兴趣,也能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第六个月,由于宝宝已能运用两只手去碰触玩具,以及换手拿来拿去,甚至高兴地挥舞着,此时,选择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宝宝用手去感觉触摸,经由他们的小手触摸不同纹路及质感的玩具,都是新奇的触觉体验!

适合的玩具:固齿器、有镜子的玩具、不同材质感受的玩具、按钮玩具。

幼儿粗动作的发展原则-由头到脚

幼儿的粗动作发展是有迹可循的,传统我们常说的「七坐八爬」,即是依循由头到脚,由身体近端到身体远端,由全身笼统到局部的基本发展原则。

由头到脚:宝宝的动作发展是由头部开始,遵循着由头部至躯干,最后到脚部的先后顺序。依照此原则,宝宝才能慢慢从抬头动作,逐渐发展到有简单的翻身、手撑趴姿、手撑坐姿、独立坐姿、站立及行走等功能。

  【7~9个月】我会匍匐前进啰!

宝宝6个月大以后,下肢的成长速度加快,身体比例改变,新生儿时期头重脚轻的现象逐渐消失,身体的重心也随之往下移,不需要藉由支撑物即可尝试坐起来。9个月大时,宝宝对于视觉记忆表现有了惊人的进步,除了以往分辨熟识的人脸之外,更能将此能力扩大到其他物体上,视觉并已拓展到三公尺以外的物件,且能维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有区辨声音意义的能力,例如会对不同的声音或音调做选择性的反应、知道自己的名字等明显的进步。

「七坐八爬九长牙」,这三个月宝宝的成长往往令家长惊叹!从翻身、坐卧,手脚的协调发展得愈臻成熟。宝宝藉由爬行,探索的范围扩大,藉由身体的移动,从初期的「感觉运动」发展到「环境探索」的运动型态,会重复相同的探索也乐此不疲!

  【适合宝宝的玩具】有因果性的玩具训练思考能力

此阶段的小宝宝全身充满动力,透过刚学会的移动技巧,他们可以更轻易地拿取想要的东西。对于会动的玩具,开始出现想要跟随的动作。由于手部肌肉力量更加发达,已可以用手指的力量去按钮。此时他的思考能力也正在成形,他可以体会出有目的的从事一些事情,例如按按钮,就会出现声光或音乐,也能理解即使东西不在眼前,还是存在的。

妈咪可以购买图卡、布书,利用不同的图案,带着宝宝阅读。在训练宝宝手部动作时,不妨可以利用拿出、塞入等动作,来引导宝宝的动作发展。有因果性的玩具,最能激起此阶段小宝宝的兴趣,例如:当他打开一个盖子时,就会有东西咚地跳出来。

适合的玩具:弹跳玩具、布书、按钮玩具、积木等有因果关系的玩具。

幼儿粗动作的发展原则2-由近端到远端

由近端到远端,身体肌肉的控制会以躯干为中轴,再推展到四肢末端。如宝宝通常是先学会翻身、爬行、坐、站、行走等粗动作后,手部的精细动作才会逐渐发展,这就是由近端发展到远端的明证。

  【10~12个月】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到达1岁左右,宝宝能发展出较成熟的听觉区辨能力,能配合声音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并能分辨少许不同的旋律而有不同的喜好反应。以后,宝宝逐渐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并可配合指令做出成功的配对;除此以外,辨别形状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可以开始辨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方形、圆形等等)。

  10个月时宝宝开始发展自我意识,空间概念也逐步建立;11个月时开始尝试站立,双手的灵敏度极佳,能用手抓住细小的东西;12个月时,迈开人生的第一步,能扶着东西学习走路,并有模仿的能力形成。

  【适合宝宝的玩具】互动式的鼓励玩具发展自我人格

当宝宝接近一岁时,已经是一个有着喜欢和不喜欢的情绪的小小人儿了。随着他的活动力不断增加、空间概念的形成,可以将东西做简单的归类。这个时期的宝宝也热衷于想像力的游戏,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也能和心爱的布偶进行互动性游戏。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会在洗澡时、睡觉时要求带着自己喜欢的玩具一起。等到进入12个月时,他对于能拉着走的玩具或多样组合性的玩具,保持着高度的玩乐意愿。

适合的玩具:简单的形状分类、推着走或拉着走的玩具、套圈圈、叠叠乐、敲打的玩具。

幼儿粗动作的发展原则3-笼统 分化 统整

新生儿除了反射性动作之外,便是头部、躯干及手脚部份的全身笼统性动作。这些动作散漫而缺乏协调,由于大脑动作中枢、肌肉及神经肌肉间的联结尚未成熟,要等到身体各部位机能成熟并有效控制后,才能分化为许多局部动作。当身体局部的动作能完全控制后,幼儿才能将身体局部动作加以统筹协调,进一步发展较复杂的动作技能。

  感觉统合幼儿成长的基础

谈到动作发展的重要性,万芳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技术长王淑真表示,动作发展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亦是成长的重要根基,当幼儿能随心所欲的支配自身行动时,生活范围才能跟着拓展,并逐渐学会独立自主,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在逐渐学会各种生活或游戏技能之后,才能融入人群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安全感与自信。

由于动作发展也关系到日后其他进阶功能的发展,一旦在任何一个发展环结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或是导致发展上的迟滞与障碍。此外,幼 ​​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会随着动作发展而精进,当幼儿因行动能力增进,与外界互动逐渐频繁、并获取足够的感觉刺激后,能进一步促进认知与情绪发展,对于未来的人格及社会化发展有着深远的的影响。

  增进亲子关系陪他一起玩

再多再贵的玩具,都比不过亲子间透过玩具所建立起的亲密互动。幼儿因为游戏的过程逐渐学习建构对周遭的认识,爸妈为小朋友买了玩具,可别忘了陪他一起玩,并从游戏的过程中去观察小朋友的发展。万芳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师赖安柔也提醒父母,在孩子游戏中,家长只要从旁给予协助及指导,可别一昧地以自己的想法来主导小朋友的游戏方式,让小朋友适时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将能制造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总括来说,如果父母能够陪伴孩子一起游戏,其乐趣是大于幼儿独自一人游戏,也能从中学会与别人沟通的技能,对于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王淑真表示,有例子显示,许多感觉统合发展迟缓的个案,在幼儿时期通常没有得到充份感觉刺激的满足,甚至任其一人独自玩耍,导致无法从中学习与他人互动沟通的技能。为人父母可别轻忽了自己在幼儿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

  选择玩具要因时制宜

玩具百百种,不是所有的玩具都要照单全收,配合小宝宝每个阶段的发展,选择适合的玩具,才能相得益彰。王淑真建议,一岁以下宝宝的玩具,通常以鲜明的色彩为主,如红、黄、蓝、绿。以声音来说,悦耳但不会发生噪音为考量。玩具的材料结构要能符合幼儿玩耍的安全性,家长可留意是否容易松脱或有尖锐角度等现象。另外,太细或太小则会造成不小心误食的意外发生,爸妈都要特别留意哦!如果玩具有上油漆则要注意是否容易剥落或含有毒素、铅等,避免宝宝因吞下化学物质影响健康。

  三大标示看清玩具真面目

检视玩具的标示,就像对玩具验明正身一样,唯有多一分仔细,才能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即使真的遇到问题才不至于求助无门。玩具的标示不外乎有三大要点,提供消费者选择玩具有清楚的依据。目前国内对于玩具检验的两大主管机关分别为经济部标准检验局及经济部商业司,由于市售玩具大部份都以包装完整的形式出售,因此印有完整标示的产品将成为选购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认识标识幼儿玩得有保障

由经济部标准检验局认可通过后给予的「合格标识」,消费者可在外包装上发现到一只燕子的商标图案,即为合格标识。合格标识又分为三种,由合格厂商自行买下标检局商标后贩售,英文标示为C开头;或合格厂商自行印制商标贩售,英文标示为M开头;另一则由标检局统一印制商标后贩售,英文标示开头为R。三种标示皆为合格证明,如果对「合格标识」有任何的疑问,可以打电话询问标准检验局,以确保自己的权益。

除了 ​​「合格标识」外,经济部商业司三科代科长许介星也提醒民众,玩具商品的标示,有八项必须注意的基准,包括了:

1、玩具的名称;

2、.制造商的完整资料(含地址、电话、营利事业统一编号);

3、代理商或进口商的完整资料(含地址、原始制造国);

4、主要成分或材质;

5、适用的年龄;

6、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

7、警告标示或特殊警告标示;

8、有无中文标示。这八大标示基准,消费者都可在外包装上发现,并且逐一核对是否合乎规定。

如果觉得这样还不够,另一由民间机构发起的「ST安全玩具」标识,则提供爸妈第三重的安全保障。有了这三大保障,相信你在选购玩具时将有更客观的依循标准!慎选安全的玩具,才能替宝宝营造出良好的游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