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分享(简体) 文件 0-3岁宝宝的感官启蒙
作者: 庄建宜 (01-14 17:59)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0-3岁宝宝的感官启蒙】

  感官发展需要透过实际的生活体验,所以感官的启蒙关键就是提供宝宝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宝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机会。刚开始,宝宝可能无法做好或做到,但随着经验的累积,宝宝的感官就能获得多元的刺激;在获得足够的感官讯息后,就会朝向更精致化的感官发展,让感官更加敏锐。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宝宝们锲而不舍的重复做同一件事,直到自己能做得更好为止。当感官敏锐后,就可以进行感官的分类,让宝宝就一种感官经验学习辨识更细微的差异,如:透过视觉辨识,宝宝知道有浅绿、翠绿、墨绿到深绿等不同层次的绿色。

  照顾者可以透过环境的准备帮助孩子的感官发展,特别是0~3岁的宝宝,他们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经验累积。透过一个准备好的环境,宝宝就可以依自己的方式和能力来吸收环境中的感官经验。

  感官的刺激必须是渐进式的,因此照顾者需观察宝宝的状况来决定增加或减少感官经验。最简单的判断为宝宝是否睡得安稳,我们可以藉由宝宝当天的生活状况来调整感官刺激的多寡。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帮助宝宝照着自己的步伐和能力来学习,仔细的看和听宝宝告诉我们他的需要是什么,这就是最好的全感官教育。

  【触觉发展】

  触觉是宝宝在母体内最早开始发展的感官,在羊水中,宝宝除了能自由优游外,也会用手触碰自己身体的各部位,有些宝宝甚至开始吸吮手指!双手是人类心智的工具,宝宝的学习有很大部分是透过双手触摸。这也是为什么学步儿什么都要摸一摸的原因。

  ◎照顾者的协助

  1.拥抱

  宝宝最佳的触觉刺激就是透过拥抱,但必须根据宝宝的需要来抱他,而非照顾者的想要或喜好。宝宝出生后需要许多的 拥抱,但也需要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数人都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需要抱的意思,其实,我们应该先和宝宝说说话, 先确认宝宝肚子不饿、尿布没湿,没有其他身体不适后再抱起宝宝;抱到宝宝平静下来,或宝宝身体开始挣扎时,就表示他想要自己活动了!

  2.换尿布

  宝宝每天需要更换很多次尿布,每次脱尿布时都是最好接触身体的机会。此时,照顾者可以摸摸宝宝的手脚或身体其他部位说:「这是宝宝的手,这是宝宝的脚。」

  3.洗澡

  洗澡是提供肌肤之亲的好时机,除了让宝宝的身体接触水的感觉外,亲子共浴(可抱着宝宝或和宝宝面对面坐稳)也能提供更亲密的触觉经验。

  4.玩游戏

  从翻身开始,让宝宝拉着我们的手指往一侧用力,他们就可以经验到翻身。宝宝会站以后,很爱搔痒、翻跟斗,此时和宝宝玩「飞机」和「摇摇」的肢体游戏都是很好的触觉刺激。

  ※小提醒

  ●千万不要因为怕宝宝抓伤自己就给宝宝戴上手套,如此宝宝将错过触觉的一大工具——双手。照顾者可以帮宝宝修剪指甲,或透过几次经验,让宝宝学会控制力道,就不会抓伤自己的小脸。除非宝宝有特殊需求,否则不建议把新生儿包得紧紧的,让宝宝无法体验不同的触觉。
  ●有时,宝宝的哭闹是来自衣物的不舒适,照顾者可以检查宝宝衣物的缝边是否在外侧,是否太闷热。我的经验是二手衣物因洗涤多次,反倒最舒适。
  ●孩子愈大,我们愈少和他拥抱,要记得拥抱是透过触觉获得的亲密关系。

  【听觉发展】

  约3个月大的胎儿,耳朵构造的发展即完成,准妈妈可以多和胎儿说话。宝宝出生后,对周遭声响特别敏感,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但一个月后,白天可渐进的让宝宝适应家中的正常声响。

  ◎照顾者的协助

  1.说话

  宝宝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宝宝互动时,照顾者可就当时的情况口述给宝宝听。例如:散步时,我们可以告诉宝宝:「妈妈看到一棵绿油油的大树……。」

  2.唱歌

  人类对音乐都很有反应,所以经常唱歌给宝宝听,绝对可以获得宝宝的注意力!特别是每个妈妈的声音对宝宝来说都是最美妙的音乐呢!

  3.环境的声响

  住在什么样环境的宝宝就会习惯怎样的声响。研究报告指出住在机场附近的宝宝并不太会受到飞机起降的干扰,但若刚搬到机场附近的宝宝可就不堪其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保持自然的声响,让宝宝体验环境中不同的声响。

  ※小提醒

  ●怀孕期间妈妈可以挑选一首喜欢的歌,天天唱给宝宝听。宝宝出生后听到这首歌就会有熟悉的感觉,可以藉此安抚宝宝的情绪喔!
  ●新生儿的听力筛检非常重要,若听力有问题将影响日后的语言发展。
  ●和0~3岁宝宝说自己的母语,且不要双语混杂,家中成人一人说一种语言就好。若要孩子学习双语应提供真实情境的语言环境。孩子对语言的学习是透过关系而来──我喜欢你,所以我要学习如何和你沟通。

  数据源:蒙特梭利儿童教育学会/庄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