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一样是山地学校,学生却有着不一样的个性,一个快乐、一个安静,而他们的分别竟在于「音乐」。 最近去了两所山地学校服务,这两所学校偏远程度相同,学校大小相似,属同一原住民部落,但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活泼开朗,另一校安静抑郁,我觉得很奇怪。下山时,甲校校长打手机来说:「让你听一听我们合唱团的美妙歌声」一剎时,我了解了,这是音乐的关系,甲校有合唱团,乙校没有。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说,二十岁以前的人只要音乐和运动两种功课就够了,因为这两种是心和身的教育。音乐对人的感动是超越政治、宗教、种族之外,我以前的系主任是犹太人,但是他在听华格纳的歌剧「尼布龙的指环」,尤其是「诸神的黄昏」时,一样掉眼泪,华格纳不因政治观点而减少他音乐的感人力量。 朱光潜在六十年前就提倡音乐教育,因为它是群育,一个爱好音乐的人,很少是孤僻的,所以音乐是群育最好的工具。他说「乐」最大的作用在「和」,再怎么生气的人,张开嘴开始唱歌后,脸上的肌肉就会松弛下来,表情就会柔和起来,暴戾之气就消失了。有一个卡通非常好,一只鸟对牠的主人说:「我是因为唱歌才快乐,不是快乐才唱歌。」 甲校的校长说他刚调来山地时,感到学生只是每天来上学,回家作功课,生活里缺少一种欢乐的气息,想到学生是布农族,天生有好嗓音,所以他组织合唱团,一早一晚全校练唱,唱出他们民族的心声,唱出他们的自信心。他说,合唱团不要设备,最便宜,只要有一个好的音乐老师懂得带就可以了。孩子的声音清亮,歌声传到了山野,在田里工作的父母放下锄头,大声合声回来,孩子受到鼓励愈唱愈起劲。 校长说有了合唱团之后,孩子的功课及行为反而变好了,很少发生吵架打架之事了,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它洗涤心灵,无邪念自然不会做坏事。 山路崎岖,通讯不良,我只听到一半便断讯了,但是真正的歌声是在心里的,我怀着愉悦的心情下山,多么希望城里的孩子也能这样暂时抛开课本来唱歌。孔子说「礼乐射御书数」,乐被放在第二位,仅次于礼,表示在孔子心目中,乐比书重要。一个读书人不可不会乐,它陶冶我们的性情。射是运动,它给我们健强的体魄,柏拉图是对的,一个年青人有了健全的心和身,自然可以去追求无尽的知识,父母何须担心他不成材呢? 作者为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