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沉默是金」,过去大人很少跟孩子说话,如果说话也是很简洁,甚少花时间跟孩子说道理或原委,其实这是不对的。 跟孩子相处时,要尽量把握所有的机会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进退应对的礼节。 最近偶然听到一位教授的助理在帮他接电话,从他说话的方式,我知道他得罪了对方,问一下他成长的背景,才知道原来是「没有教过」。 他因家境好,所有事都有别人代劳,他从来没有替别人接过电话,都是别人替他接电话,所以不知道这方面的礼仪。回家后,网络上有人传一篇文章给我〈孝顺是要教的〉。 两件事凑在一起,我发现凡是不是本能的事,都需要教。 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做事,是我们大人教得不够,因为大家都忙,孩子忙着补习,大人忙着赚钱,没有相聚的时间,就是相聚也没有时间讲我们父母以前对我们说的话。 现代父母最常说的话是:赶快去做功课,赶快去洗澡,赶快去睡觉。 生活步调紧凑,已经没有时间或精力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了。 加上没有三代同堂,孩子无从观察父母怎么跟他们的父母相处,所以不知道进门要先向父母请安,好东西要先给父母吃。 我朋友说现在助理来上班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一头就钻进实验室;离开时,也不告诉老板一声,背包一背就走人,叫他做事常常弄巧成拙,所以不如自己做。 问题是人是社会动物,与人相处不可以不懂得基本的生活礼仪,所以父母亲不能再省略跟孩子说话的时间了,也不能只用命令式,没有解释原委。 很多意外的发生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他就按照他以为是对的方式做,结果就闯了祸。 唐朝的开国元勋李靖在未发迹前,原是山中的猎户,有一次他追一只鹿进入深山,夜暮迷途,看到林深处有灯光,走过去发现是一座大宅院,他便请求借宿。 主人原是不允,但是夜深无奈何,最后老夫人告诉他,半夜若有什么动静都不要管,天明就上路,若能答应才肯让他借宿。 李靖在当时情况下只好答应,而且也不疑有他。 李靖睡到半夜,果然听到外面车马喧嚣,原来天庭下旨要龙王行雨,因为龙王不在家,老夫人便请李靖代行,告诉他,龙马停住时,只要从水瓶中滴一滴水即可。 李靖从云中看到底下荒年大旱,地都裂开了,心想一滴水无济于事,便下了二十滴,结果等他行完雨回来,老夫人被天庭庭杖八十,子孙连坐,因为天上一滴水是地上一尺雨,如今人间平地水深二丈,房子都没顶,岂复有人。 李靖的好心带来了灾祸。 唐朝传奇说李靖因为这件事,后来未能出将入相。 我们看到大人少讲一句话,就有灾祸生。 孩子不懂原委,便会自作主张,以他认为是对的方式做,做时还很得意,以为可以讨赏,其实是弄巧成拙,坏了大事。 所以父母要花时间跟孩子说道理,只要有任何机会都要尽量的教,现代的「文武全才」应该是读书和做人都行的孩子,也惟有教出这种孩子,父母的责任才都完了,这种孩子才是将来社会真正可用之人。 本文作者/洪兰 |